贺州旋片式真空泵工作原理
发布时间:
2023-04-07 18:28
贺州旋片式真空泵工作原理
旋片真空泵的工作原理:
旋片真空泵主要由泵体、转子、旋片、端盖、弹簧等组成。在旋片真空泵的腔内偏心地安装一个转子,转子外圆与泵腔内表面相切(二者有很小的间隙),转子槽内装有带弹簧的二个旋片。旋转时,靠离心力和弹簧的张力使旋片顶端与泵腔的内壁保持接触,转子旋转带动旋片沿旋片真空泵腔内壁滑动。两个旋片把转子、泵腔和两个端盖所围成的月牙形空间分隔成A、B、C三部分,当转子按箭头方向旋转时,与吸气口相通的空间A的容积是逐渐增大的,正处于吸气过程。而与排气口相通的空间C的容积是逐渐缩小的,正处于排气过程。居中的空间B的容积也是逐渐减小的,正处于压缩过程。由于空间A的容积是逐渐增大(即膨胀),气体压强降低,旋片真空泵的入口处外部气体压强大于空间A内的压强,因此将气体吸入。当空间A与吸气口隔绝时,即转至空间B的位置,气体开始被压缩,容积逐渐缩小,最后与排气口相通。当被压缩气体超过排气压强时,排气阀被压缩气体推开,气体穿过油箱内的油层排至大气中。由旋片真空泵的连续运转,达到连续抽气的目的。如果排出的气体通过气道而转入另一级(低真空级),由低真空级抽走,再经低真空级压缩后排至大气中,即组成了双级旋片真空泵。这时总的压缩比由两级来负担,因而提高了极限真空度。
油液向进气口迁移当旋片式真空泵在低于 0.5 hPa 的限压力下运转时,由于功能原因,油液分子将会向进气口方向迁移。在处理过程中,主要是在高空或真空范围内,碳氢化合物的出现是不受欢迎且接受的,它们会破坏处理流程和设备。这一污染只能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加大成本而逐渐去除。为了避免油液的迁移,在旋片式真空泵的进气口处安装分子筛、催化捕集器或冷却捕集器。使用催化筛,铜催化剂能够将碳氢化合物分解为水和氢气,随后将它们泵出。建议通过在约 250°C 高温下进行有规律的烘烤,重新生成使用过的沸石陷阱(分子筛)。为此,生产商提供了合适的加热元件作为配件。催化捕集器可通过通风。
当抽取氧气的浓度大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由于氧化和工作液老化的原因,不能使用矿物油。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经过 BAM 适合于氧气的用油。此时,请注意,在泵的工作温度下,所使用的工作液具有低的蒸汽压力,因此在总压力(油液的蒸汽压力)的限制下,可实现所需的限压力。随着矿物油工作液的老化而发生的颜变化范围。排气侧油液雾化由于功能原因,的旋片式真空泵将排气装置中的微小油滴以及抽出的气体或蒸汽雾化。雾化油滴量的大小取决于真空泵进气口的压力大小。压力越大,排出的油量就会越多。对于油液排量现有的经验值为:每一标准立方米气体在过 100 hPa 压力下会排出约 3 mg 油液。
在进气压力为 200 hPa 且泵速为 60 m?/h 时,一个单级旋片式真空泵按照该泵速会在 24 小时内释放约 850 mg 的油液。如果这样一个真空泵中的油含量为 5 升左右,持续运转两天,该油位将会降至临界水平。如果该真空泵持续运转,由于润滑油不足,真空泵将会损坏。排气侧可使用油雾分离器来油液挥发,保护真空泵,避免润滑不足。这些过滤器都含有滤芯,油滴将会被保留在滤芯中,并沉积在过滤器壳体内。如果过程允许,这些被分离出来的油液将会通过一个自动的回油装置使用浮球开关或气镇装置返回到真空泵中进行再循环。如果在干燥过程中有大量的水蒸气被排出,或者真空泵处理的是腐蚀性蒸汽,则不建议对油液进行回收再利用。凝结在过滤器中的蒸汽将会被返回到真空泵中,且会严重减弱油液的润滑能力和耐用度,这反过来又可能导致真空泵的早期失效。另外,由于在真空泵容器和油液中存在高浓度的冷凝蒸汽,因此大大增加了停滞腐蚀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消耗的油液要经常地进行再填装。